原位杂交第三天
1) 用1ml含10%热灭清的MABT溶液置换溶液,放置摇床上25分钟,然后用1mlMABT置换,25分钟,再用1mlMABT溶液置换,一小时以上,后用1mlMABT溶液置换,25分钟。
2) 用1ml 1mM左旋米睉的Staining buffer洗三次,每次放置五分钟。
3)将胚胎转入十六孔板中,吸去staining buffer,加上300ul BM Purple AP Substrate(底物,用之前加5mM左旋米唑),十六孔板外面包上锡箔纸以避光,避免摇动,室温下显色。
4)每隔一小时观察胚胎是否开始显色
5)将显色完全的胚胎中的底物吸出,用PBST洗两三次后加上4%多聚甲醛固定,拍照。
6)4C冰箱保存。
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,它可以用来研究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。该技术利用DNA探针与目标DNA序列的互补性结合,通过荧光或性标记来检测目标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数量。
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探针标记上荧光或性同位素,然后将其与目标DNA序列进行杂交。在杂交过程中,探针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结合,形成稳定的双链DNA分子。随后,通过荧光或性同位素探测技术,可以检测到目标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数量。
植物原位杂交除了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,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,包括:
植物基因研究:植物基因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人类遗传疾病的方法。通过植物原位杂交技术,可以将人类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,并在植物细胞中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,为基因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。
植物抗性研究: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机制,例如抗旱、抗盐、抗病等,有助于了解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。
植物比较研究:通过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比较不同植物之间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,从而为植物分类和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。